铜川市委党校2022年科研咨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2年,铜川市委党校围绕弘扬照金精神、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和党员干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贯彻市委领导对党校科研咨政工作“小切口大文章,紧贴铜川实际,以解决问题和高质量取胜”的批示精神,精心组织科研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进行研讨交流,积极参加决策咨询,科研咨政工作不断落实落细落地,2022年共完成科研咨政成果75项,取得了丰硕成果。
开展大调研工作。校领导带领教学科研处负责人和教师调研安泰集团环保产业发展、印台区老年养护院医养结合模式和非公企业党建经验,加强校区合作、校企合作,把安泰集团教学科研基地打造成为市委党校教学科研咨政一体化推进的样板,全面安排大调研活动,对教学专题和立项课题都提出调研任务,制定调研方案并严格落实。
完成省政府参事室重点调研课题。在市委副书记、党校校长王建平指导下,组织教师申报省政府参事室重点调研课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源头化解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的经验做法》,课题组精心调研、深入研究,认真撰写,全面完成课题任务,成果通过了结项验收。实现市委党校课题研究的新突破。
完成咨询调研课题。李倩的调研报告《“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教育高地”的调研与思考》获得市委领导肯定性批示。原晓康参加《铜川市地震应急预案》专家评审会,提出专家评审意见被市政府采用。刘锋参与《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立法咨询,咨询意见被市人大立法采用。刘锋撰写的《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 助力铜川市立法工作》研究报告入选市人大立法资料汇编。
完成全省党校系统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在教师个人申报,校学术委员会会议研究,并征询省委党校研究中心专家意见,推荐《壮大集体经济的盘子,撬动乡村振兴的轮子》《“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群众工作实践与启示》等二项课题申报全省党校系统研究中心2022年度立项课题,获批立项,按期完成研究并上报成果。
完成校级立项课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教学重点,按照“缩小课题题目聚焦核心问题,配齐图书资料强化理论学习,深化实地调研集聚基层智慧,认真研讨分析精炼思想观点,精心撰写文章深化成果转换”的工作思路,年初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研究确定《弘扬红色照金精神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以铜川市耀州区为例》《文旅融合视域下推动铜川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等11项校级课题,启动课题研究。年中召开立项课题工作推进会,检查督促课题进度。年终组织专家评审验收,评定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完成市委政研室2022年度调研课题。推荐《关于铜川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韧性社区建设的调查》《对铜川市乡村产业振兴工作的探析》为市委党校承担市委政研室2022年度调研课题,并开展深入研究,已完成上报。
参加全省党校系统理研会。年初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36次理论研讨会征文,围绕“陕西高质量发展”主题撰写提交论文20篇,其中《“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群众工作实践与启示》获一等奖并作大会交流,《单位人才培养中的情感要素及其融入策略》获二等奖,《浅析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及其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哲学密码》《社会治理现代化视域下运用技术治理推进基层治理实践的思考》获三等奖。12月组织教师参加全省党校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征文,市委党校提交的论文《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引领铜川高质量发展》获二等奖。
编印《铜川干部教育研究》校刊。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二十大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精心组稿编印,拓展教学科研园地,扩大党校交流窗口,在全省党校系统和市内有关单位交流。全年编印校刊《铜川干部教育研究》4期,刊发理论文章6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