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江城学真知 青春奋进正当时
---全市中青干部培训班赴武汉开展实践教学
问道转型发展、对标先进经验。4月13日至18日,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武汉开展实践教学,在长江之滨探寻资源型城市破局之道。通过“专题讲座+名企探访+文化浸润”的立体化学习模式,在对标先进中拓宽视野,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党性,在躬身力行中提升能力,在实践调研中汲取力量,为谱写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新篇章注入青春动能。
一、理论破题:洞见发展前沿
4月14日上午,入学班会在珞珈山下拉开帷幕。首场专题讲座《开放创新 多元共治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由武汉大学副教授张阳主讲,他从立法创新、政企协同、数字化监管等维度,剖析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化路径。下午,武汉大学教授吴传清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热点》为题,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入剖析武汉“965”产业集群布局、系统解读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路径,为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提供理论镜鉴。两场讲座层层递进,为学员搭建起宏观政策与微观实践的知识桥梁。
二、产业探访:解码实践样本
培训期间,学员们走进企业车间、乡村田野、科创园区,在一线调研中探寻发展密码。在“中国光纤第一股”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学员们参观智能化生产线,了解“一根光纤连通世界”的创新历程,深刻体会到科技自立自强对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作用;在“乡村振兴示范点”小朱湾,白墙黛瓦的传统村落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图景,为铜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文旅融合提供了借鉴样本;小米总部、华中科技产业园的走访,让学员们近距离感受“光谷速度”与“双创生态”,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有了直观认知。
三、文化铸魂:厚植奋进底气
培训特别设置珞珈文化与荆楚文明体验环节。在珞珈山百年学府,学员们穿行于老斋舍与樱花大道,感受百年名校“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精神传承;在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文物珍品,串联起长江文明的璀璨历史,越王勾践剑的寒光与曾侯乙编钟的浑厚交响,让干部们深刻体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荆楚文化基因,让学员们在文化自信中厚植家国情怀。从科技创新的“硬实力”到文化传承的“软实力”,武汉的发展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区域崛起既要抓产业升级的“里子”,也要筑文化赋能的“面子”。
四、学以致用:书写铜川答卷
此次研学之旅既是一次思想的“破冰之旅”,更是一场行动的“赋能之约”,既是能力的“充电站”,更是发展的“动员令”,学员们将带着40余份“对标提升清单”返程,誓言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铜川转型发展赛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大家一致认为,培训结业返岗后,将把武汉之行的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铜川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以“中青班”的使命担当,在铜川转型发展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