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全市新任县级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培训班赴成都开展实践教学
药王故里赴蓉城,七日研深破壁声。
问道锦江通智脉,寻方秦岭启新程。
耀瓷淬火青蓝继,煤海澄波碧翠生。
若得岐黄融政术,满川星斗照春耕。
4月13日至18日,全市新任县级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学员,赴四川大学培训学习。短短一周时间,学了知识,长了见识,课程扎实,内容充实。
专题教学篇
在四川大学的学术殿堂内,三场高水平专题讲座为学员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盛宴。商学院揭筱纹老师的《乡村旅游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不仅用大量的国内外真实案例为我们讲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其知行合一的态度、将工作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也引发了学员们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芳老师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的2025年“两会”路径解码》,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宏观视野,深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与发展路径,用辩证思维分析身边案例,也引发了学员们对提升营商环境、改进绩效考评、力戒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等工作的思考。
旅游学院鲁力老师的《科技创新赋能数字经济 助力数字文产高质量发展》,从多个维度系统介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新变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文旅产业的应用,以批判思维引导学员们客观认识当前数字文产的潜在问题,真正理解游客需求,避免盲目应用AI导致侵犯隐私、服务失温等。
现场教学篇
在豆瓣之乡郫都区,学员们先后参观了三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学到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黑色”东林村,依托黑土地,改良蒜稻种植技术,盘活宅基地,打造艺术大田景观,成为网红村落;“绿色”农科村,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依靠花卉苗木种植发展农业旅游,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结合扬雄文化,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红色”战旗村,曾敲响四川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创办起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打造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初心馆等研学基地和乡村十八坊等新消费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在大慈寺国际青年社区,学员们通过社区书记饱含深情的精彩演讲,学习了大慈寺社区从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改善社区生活环境、营造社区国际氛围、构建“商圈+社区”共享发展机制五个方面建设国际化智慧社区的先进经验。
在成都博物馆,学员们系统了解了成都文化的起源、传承、发展,通过铜人头像、镇水石犀、陶俳优俑等一件件珍贵文物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了文化自信。
在成都芯谷产业园,学员们不仅了解到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更学习了成都在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产业社区”、构建园区共生式产业生态圈体系方面的创新理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川大之行,有广度,有深度,更有温度。在学习的同时,学员们朝夕相伴,人生感悟的无偿分享,沉淀出比课件更珍贵的情谊。大家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团结奋进,知行合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贡献力量。
巴山蜀水皆成诗行,愿此去长风万里,常记锦城烟火暖。